苏轼梅花十绝十首?
其一,梅花十绝·长恨漫天柳絮轻
其二,梅花十绝·春入西湖到处花
其三,梅花十绝·白发思家万里回
其四,梅花十绝·人去残英满酒樽
其五,梅花十绝·莫向霜晨怨未开
其六,梅花十绝·人去残英满酒樽
其七,梅花十绝·天教桃李作舆台
其八,梅花十绝·湖面初惊片片飞
其九,梅花十绝·洗尽铅华见雪肌
其十,梅花十绝·北客南来岂是家
王安石梅花诗十首?
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《梅花》,来共同看看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。自王安石进行全面改革以来,就被反对者谤议不断。不得不在熙宁七年(1074)和熙宁九年(1076),先后两次罢相。第二次罢相后,王安石便放弃了改革,退居钟山(今南京紫金山)。

而当王安石认识到改革这一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,心态上便愈发的孤独了起来,再加上处境的艰难,让他想到了傲雪凌霜的梅花,从而创作出了这首以花喻人的《梅花》。即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,喻示王安石及像他一样,处于艰难环境中,却依然能够坚持操守、主张正义的人。尽管这首梅花诗,只有短短20字,却惊艳了近千年,读来耐人寻味。

《梅花》
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
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
首先,诗的前两句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”,即墙角的几枝梅花不惧严寒,正独自傲然盛开。众所周知,“墙角”是不被人注意的地方。那么盛开在墙角的梅花,自然就难以被人赏识。但它却“凌寒独自开”,也就说明它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,毫不在乎生长环境的恶劣。而对于王安石来说,他被罢官退居钟山,就意味着从引人注目的高位,转到了不为人知的低位。

加上政见的不同,自然也不会有人再和王安石往来。所以此时的王安石,就如同那墙角的梅花一样处境恶劣。而梅花可“凌寒独自开”,他王安石也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,无惧旁人的眼光,即坚持操守、主张正义。然后,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”,即远远望去,就知道这片洁白是梅花,而不是雪,因为它传来了阵阵幽香。

“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”,很显然,王安石这两句诗是着重突出梅花的香气的。也就是说,虽然梅花处境不好,只能在墙角凌寒盛开,但是它却有暗香沁人,这点是洁白的雪所不能比拟的。同理,即便王安石退居钟山,远离尘世,他的品德,他的才学,他为世人所做出的贡献,是和梅花一样会流芳百世的。
梅 花
宋·王安石
白玉堂前一树梅,为谁零落为谁开。
唯有春风最相惜,一年一度一归来。
梅花
王安石
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
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
庚申正月游齐安
宋代 · 王安石
水南水北重重柳,山後山前处处梅。
未即此身随物化,年年长趁此时来。
咏梅
宋代 · 王安石
颇怪梅花不肯开,岂知有意待春来。
灯前玉面披香出,雪後春容取胜回。
触拨清诗成走笔,淋漓红袖趣传杯。
望尘俗眼那知此,只买夭桃艳杏栽。
祥云
宋代 · 王安石
冰入春风涨御沟,上林花气欲飞浮。
未央屋瓦犹残雪,却为祥云映日流。
赠张轩民赞善
宋代 · 王安石
潮打空城寂寞回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谁人得似张公子,有底忙时不肯来
法喜寺
宋代 · 王安石
门前白道自萦回,门下青莎间绿苔。
杂树绕花莺引去,坏檐无幕雁归来。
寂寥谁共樽前酒,牢落空留案上杯。
我忆故乡诚不浅,可怜鶗鴂重相催